工作比北京的夏天还难熬,我们翘班去了这 12 个地方
当社区商业再度受到重视,白塔寺、东四南北大街、和国子监这样的街区,正在重新焕发生机。除了规划和设计,小店们关注的生活、城市、设计相关的议题,会缓慢、却持续地影响街区性格的形成。
这不是我们第一次带领大家翘班,作为工作的补偿,我们希望即将到访的店铺,可以比写字楼下的底商更有生活的气息,也要更有趣。因此,它们需要作为社区“中心”,联络起人们的日常;或者更加可持续;对宠物更友好;或者正在作为更微小的单位,实验新的商业模型……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谈论,特别是在社交网络之中,那些粗暴的标题:“北京看起来很现代的地方会让人想起(其他城市)”“这不是(其他城市),而是北京”……
但我们一直认为,士绅化的进程当然会让一些取悦社交网络的装修和设计成为话题的核心,但撇去这些因素,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像北京”。
这一次,让我们穿过国槐遮盖的胡同,骑行去王府井刚刚更新的店铺,或者开车去京郊的山林,去往更深、更远处,用积极的目光发现属于北京当下的新生活。
文章来自“荒野气象”,转载已获授权。
循环生活:为健康、绿色的生活带来启发
宠物友好:发现城市中的另一类“居民”
城市更新:为“古旧”的片区引入活力
生活实验:作为更微小的单位,实验新的商业模型
社区之光:联络起人们日常的社区的“中心”
骑行友好:多骑行,对你、对我、对北京,都好
● 做到“更多”、更有生活气息的店铺,值得拥有盖章
提示:可以直接进入地图探索
❶
一块儿石头 ONE STONE
房山区红井路与涞宝路交叉口北 200
十渡山景和一块蓝色石头
四年前辞去工作,把自己的面包车改装成咖啡车,一边沿着公路旅行,一边向骑行爱好者和开车自驾的人售卖咖啡的藏青停了下来。
他回到北京,驻扎在十渡公路一旁的山坡上,把山中的老四合院改造成了一间咖啡店。
如今这座四面合抱的院落,每一间房子都被规划好了用途,正屋是一间“开放式厨房”,厨师在这里用柴窑忙碌;两间厢房,一间是咖啡吧台,另一间陈列着在售的户外装备和服装。
● 厨房、咖啡吧台、和商品陈列空间
一块儿石头在保留传统民居格局的同时,移除了四合院私密、内敛的特性。在拥有了最大限度融入山景的结构之后,这家店成为了一个充满“野趣”的空间——
大树提供的荫凉下,来客随意坐在庭院内外;咖啡师随手用石头来压住点单的单据;点餐后拿到的领餐呼机上写着六个大字:“慢慢等,看看山”……
● 置身山野间的小店,触目青翠
店里用天然酵母做面包、手工制作的披萨用柴窑烤制,这些要素都拉长了客人们的等餐时间,但是耳边的蝉鸣、蛙声,以及蓝色、青色、褐色次第变化的群山,塑造了一个不完全是在“等餐”的环境,也让花两小时等一张披萨这件事变得合理。
谈及披萨,主理人藏青回忆起了一个让他非常羡慕的客人——他独自一人到店,在吃了一整张披萨,又借用店里的洗澡间冲了一个凉之后,潇洒地在门外的躺椅上睡了一个下午。
● 正在使用柴窑的藏青,和已经出炉的手工披萨
这样的客人让藏青感受到自己的计划是可行的,他预备快一些把四合院上方的两个平台整理好,建一个小木屋,再把自己从藏地收来的两个羊皮帐篷搭起来,支持客人“拎包入住”,来这里露营。
同时,京郊的“山间生活”,也带来了更多探索的机会——如果突破翻台率、空间使用效率这样的框架大胆试验,北京的咖啡店还会拥有更多可能。
● 咖啡渣制成的可回收塑料吸管
❷
三兔二手循环商店
东城区朝阳门北小街 19 号 2 楼
三只兔子组成的循环符号
“三兔”是一家蜗居在北小街水果店二层的循环商店。这一层原本也分属水果店,用来贩卖生鲜蔬菜。因为附近年纪大的居民不方便爬楼才最终关停。
之后,三位因为“闲置”产生渊源的朋友接手了这个空间。
他们在改造过程中保留了大部分旧物:原本摆放蔬菜的条案被当成陈列闲置的柜台,装水果的篮子垒在一起充当书柜,还有一张更大的条桌,被竖起来,改造成了试衣间……
只花费 140 元购买必要的五金件,二层空间就从生鲜铺子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家循环商店。
● 水果框书架、水管衣架、以及改造的试衣间
同时,他们也抱着一个期待——如果能在二环里比较靠中心的位置,开这样一家循环商店,也就意味着北京对二手的业态已经有了相当的包容度。
三兔的合伙人 Gin 认为循环商店一直面临着这样几个困境。一来虽然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处理闲置的需求——每个人都有一两件用不上了的物品——但是当缺了什么东西,需要添置的时候,二手并不是大多数人的第一选择。
为了让人们对二手物品产生改观,也有循环商店选择花费更大的成本,把这门生意呈现得精致、时髦。此前,三兔也定做了一批编织袋,当做给客人的购物袋,最后还是选择在店内标价出售,因为成本“实在是有点儿高”。
现在,三兔鼓励大家把平常在购物、外卖中获得的袋子捐给店内使用,同时换取一些购物折扣。
● 不同类别的物品,有着不同的“循环难易度”
第二个困境在于循环商店的货品来源,决定了客人未必能心满意足地离开——明明看中了一双鞋,但是寄卖的码数也许并不合适。如果带着明确的目的,比如一只台灯、或者一件衬衣,那么“购物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小。
为了尽可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三兔一开始就立志开一家“全品类”的循环商店,在仓储压力见涨之后,也不得不放弃了一些家居类的大件物品——现在商店里所有的收纳空间都塞满了东西,夏天很难卖的冬装,暂时放在另一位合伙人的家里。
Gin 现在还没有放弃“全品类”的目标,她的梦想是有一天,任何人来到三兔,都能选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很快,三兔就要举办一场市集活动。
在多抓鱼线下店也退出北京、循环商店一个接一个地离开的时候,尽可能多参展、举办活动是三兔研究出来的突围之道——二手式的生活在北京乃至中国依旧需要进行心智渗透,形成一个固定的、可以扩大的客群也很重要。毕竟对于二手店来说,循环起来才是最重的。
就像“三兔”这个名字,它的来源是敦煌壁画中的“三兔共耳”图。图形结构很像循环符号还在其次,Gin 喜欢“共耳”的概念,它寓意着,“你的耳朵也可以是我的耳朵”。
❸
秀娥泰厨房
通州区小堡南街 82 号
中式手法烹调的泰餐
昔日的“美食荒漠”北京好像已经成为一个像纽约一样的地方——虽然没有自成一派的菜系,但是世界各地的菜市都汇聚在这里,并且允许各种新鲜尝试的发生。
这些餐厅也因此塑造出了属于北京的味道和饮食氛围。
除了常见的云贵菜系,泰餐在北京也很受欢迎。开业不久的秀娥泰厨房,刚刚结束试营业就已经打出了名声。目前获得的评价都说这家店在各个角度上都非常“清迈”,但是从把母亲的名字作为店名的做法,到空间整体风格,这家厨房其实更接近上世纪华人下南洋时期的东南亚。
● 空间中反复出现的热带元素和中式元素
秀娥泰厨房的菜单设置也有浓烈的“中国人做泰国菜”的感觉——美食作家扶霞·邓洛普说相比起世界上其他地区的烹饪方式,中国菜的一大特征是“千变万化的食材组合”。
在泰国街头,冬阴功汤和火山排骨都很常见,但想到可以用猪脊骨替代海鲜来做冬阴功,让原本口感清冽的汤汁中出现了肉汤的醇厚感觉,就完全是中式烹饪的思维。
还有一道“椒麻鸡”,不是西北菜,而是泰式炸鸡排配上柠檬、辣椒、蒜末和香菜做成的调味汁,是少见的适合夏日的清爽炸物。
秀娥泰厨房所在的小堡南街,已经有出现了不少有格调的烘焙铺子和酒吧,仅仅一街之隔的地方,风貌都和这里相去甚远。
对于周边的居民来说,一个“好去处”正在形成,秀娥泰厨房也在“融入”上做出了更多努力——这里还是一家宠物友好餐厅,欢迎客人带着毛孩子一起来用餐。
● 一个可以“撒欢”的院子
❹
Ramp 坡空间
朝阳区半截塔路郎园 Station D4-4
意识到艺术和设计在生活中无孔不入
在为展厅 Ramp 选址的时候,主理人瑞琦曾经在郎园和 798 艺术园区之间斟酌。
最终郎园物业对园区的描述吸引了她:这里紧挨着一个公园,因为周边有社区,入驻的店铺类型也更加多样。
相比起艺术氛围,一个“社区化”的园区更贴合 Ramp 的气质,因为这个实体空间的愿望,是成为连接创作者和大众之间的桥梁——
瑞琦认为艺术和设计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无孔不入了,但是大众在介入这个话题的时候,还是有一定的心理障碍。
为了做到这件事,Ramp 带来了一个轻松的空间。
挑高开阔的室内有一个隆起的地面,地面的一半是可以行走的台阶,另一半是斜坡,象征大家在童年时期都体验过的滑梯——
坐上滑梯之前要爬很高的台阶,快乐却只在一瞬间的下滑之中,可是没有人会计较爬上台阶的时候有多累。在瑞琦看来,这是一种最直接、最原始的快乐。
● 一半斜坡,一半阶梯
同时,Ramp 的台阶上摆放着木质桌椅,可以随意落座,走上台阶之后,可以进入用“脚手架”搭建的狭长的二层过道,这里之后会成为一个提供咖啡的区域——
在一个摆满展品的空间里,人们依旧可以在日常的氛围中行走坐立,艺术品就挂在一边,参观的方式也从严肃的“观摩”,变成了更加近距离的“感受”。
● 台阶上的座椅和展品
● 即将成为咖啡厅的二层过道
这个日后会有展览、有咖啡、也可以随意进来拍拍照的空间不会完全把自己定义成“展厅”,期待一些平时不会主动走进展览馆的人,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入”了一个展厅,看完一个展。
Ramp 的展览形式也会更加多样,6 月底,他们计划让本次参展的食物研究工作室 #fff 在空间内举办一次晚宴,于是观展的形式,又变成了吃饭。
为了更好地适应展览形式的灵活多变,Ramp 空间中的“脚手架”多数都可以拆卸——它们可以被搭建成展架,也可以成为晚宴的桌台,假使日后有参展的设计师说希望在空间中央搭建一个展台,也完全可以实现。
这个灵活、亲近大众的空间正在试图做到一件事——让人们意识到艺术已经走进了日常生活,并且以更加轻松的心情去接触这些元素。
也许这是北京的艺术和生活都需要的东西。
❺
JELLYJO
顺义区温榆河段 1-6 号
温榆河骑行路段的补给站
与大多数自行车店选在热闹的商区或僻静的产业园区不同,JELLYJO 把门店选在了“骑行圣地”,松美术馆隔壁的温榆河畔旁。
温榆河是骑友们很喜欢的一段路——笔直、临河有树荫,远离嘈杂的城市交通线,加上长达几十公里不用等灯的户外场地,对于那些不想进山但又想骑个痛快的新老手来说,温榆河都是非常理想的地点。
不过,选在这里开店却有几分守株待兔的意思——JELLYJO 并不好找,导航只能寻至一个模糊的位置,剩下只有靠慢行和好视力。
最近主理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JELLYJO 在外围的白墙上做了更新,围挡上加上了自己创造出来的备受欢迎的“不服输的女骑手”形象,方便大家按图索骥。
进门之后,就可以在店内看到很多充满色彩感的骑行用品,除了自行车之外,还有自行车架和其他配件。店内设有专业的自行车修理区,方便来此骑行的朋友进行设备调整。
另外,这里有一个半自助式的咖啡角,骑友们可以用店长精选的咖啡豆,按照个人喜好亲自动手操作。
作为温榆河骑行路段的补给站,JELLYJO 真正意义上做到了骑行驿站的设定。在一个半开放式的小院内,骑车抵达的人们在这里聚会、补给休息、修车、喝咖啡……
与其说是店铺,称之为骑行俱乐部可能更加贴切。
❻
ISSUE.01 东四店
东城区东四北大街 68 号
在胡同拐角处静静传达态度
咖啡因浓度并不低的东四北大街,最近又在准备迎接一家咖啡店。
此前,驻扎在大望路动力街区,为周边的人们提供一杯扎实、舒服咖啡的 ISSUE.01,计划在这里开一家新店。
这家店铺尚未正式开门迎客,不过当大部分事务准备妥帖,户外座椅也挨着小巷放置好了的时候,就已经有在附近吃饭遛弯的人,沿着这两排外摆“摸到了” 7 月 1 日才开始营业的 ISSUE.01。
● ISSUE.01 的户外区域
在主理人陈滚滚偶然间撞见这个空间之前,ISSUE.01 没有要在这里开一家新店的计划——说来非常凑巧,这间空置的房子恰巧在陈滚滚路过的那天打开了门,陈滚滚得以发现这里有着非常理想的挑高、加之格局方正,整间房子特别有空间感,他心里非常喜欢。
“空间感”对于小店而言,其实更加重要。
如果店内空间矮小,光线也不通透,即便铺面的位置再好,也很难让人坐得住。一个开阔的空间,总是让人更加舒服。
最终,从看见这个店,到正式把它租下来,其间一共只经历了三天时间,不过这条咖啡店“扎堆儿”的街道,其实不是很符合陈滚滚对自己店铺的想象。
这条胡同区里的主街已经经历了相当的“开发”,是一个有商业气息、也不乏游客的街区,一旦有设计感的新店入驻,就很容易被追捧为“热门打卡地”。
陈滚滚对打卡这件事没有偏见,但他希望认识的客人,还是更加稳定、会在日常中光临的人。
好在这家店不在临街的位置,在改造中,ISSUE.01 没有改变房屋本身的结构,只是对门的位置做了调整——原本门在更靠近主街的位置,变动之后,来到了落地窗的里侧。
● 离主街“保持距离”的门
ISSUE.01 也没有在主街安放更加亮眼的招牌,只用外摆座位,低调地宣示自己的存在,因此那些在尚未开业的时候,偶然闯入的人,就是 ISSUE.01 想要招徕的客人。
为了更好地向客人们展示自己,ISSUE.01 还做了一个特别的窗户——比起大面积的落地窗,可以推开的折叠式窗口在北京更加常见。
但陈滚滚希望 ISSUE.01 的窗口成为一个“橱窗”。
现在的大落地窗能在最大限度上让人们在门外,就看清楚这家咖啡店的样貌。之后,窗子上还会用店铺的“主题色”紫色,贴上各种装饰和标语——不限于通告店铺最新的活动,更有可能出现的,是这家店最近关注的话题、和他们想要表明的态度。
“有态度”这件事儿,对 ISSUE.01 来说特别重要。因为鲜明的态度会带来明确的风格、吸引到真正喜欢这家店的人。在招待客人歇脚之外,ISSUE.01 还想要和周边的人达成更加深刻的连接。
为此,ISSUE.01 会不断尝试,成为那家“特别”的店。
❼
Aesop 伊索
东城区王府井大街 269 号贝子府 19 号府
四合院,但伊索制造
Aesop 的店铺选址往往在低调而对当地有特殊意义的地点,它们致力于成为社区和城市的一部分,同时又在用品牌的美学反哺它所扎根的城市……
这并非商业世界对品牌的期待,却是 Aesop 伊索旅程中每一步优先考虑的事情。
这一次,Aesop 伊索来到北京王府井大街。在贝子府的旧址里,新店保留了标准的四合院布局:正房、东西厢房合抱着庭院。在正房和东西厢房中, Aesop 伊索分别展示了三款标志性的线香。
● 正房展示紫记线香,东厢房呈现了更级线香,西厢房的布置呼应蜻蛉线香绿意香调
庭院中的种种布置则来自旧时北京养金鱼、在宅院中搭凉棚避暑的传统;编制起这些“老北京氛围”的米斗、食盒,则是建筑设计师为呼应贝子府本身的历史、四处搜集来的晚清小物。
中式风格旧物,让整个空间变得沉静而自洽。角落的镜子并不光洁明亮,而是布满痕迹——这呼应着 Aesop 伊索的护肤哲学:从不宣称可以“重返年轻”或“打造完美”,而是相信时间留下的足迹是智慧的印记。
非常北京,但依旧是一家来自“伊索”的店铺。
❽
鼓楼公园
东城区钟楼湾胡同临字 9 号
城市公园里的十二时辰
从古至今,城市公园映射出城市居民的生活状态。
古时欧洲城市的规划设计仅用一张图纸:中心地带建设主教堂和市政厅,民房围绕这两个建筑周围展开,城中设立的公园,是市民生活的核心部分。
现代的公园功能性更全且分类更广,诸如城市休闲公园、口袋公园等,北京的公园数量高达千座,但是那个“暮鼓晨钟”、具有古时痕迹的公园,正在经历一次更新。
北京拥有丰富的古建筑资源,其中一些建筑常常被用来举办文化活动、展览和时装秀。
2022 年 Prada 秋冬系列时装秀在北京郡王府重现,带来一场结合古典与现代美学的视觉盛宴。鼓楼公园正在迎来这样的机会,这里会成为举办更多品牌晚宴及活动的场地。
鼓楼作为北京城市地标,是这座城市在规划之初设定的中轴线收尾建筑,与之呼应的是作为起首的永定门城楼。
刘心武有长篇小说《钟鼓楼》,讲述 1982 年 12 月 12 日这一天里,十二个时辰的故事,敷演出一段钟鼓楼脚下的市民生活。
鼓楼公园从来都是一部北京生活的切片史书。现在,当代的文化和艺术,正在让这座古地标融入现代北京。
❾
MIMI COFFEE
西城区月坛南街 69 号
人情味和好品味的总和
随着围绕着老街区和厂区开设的店铺越来越多,几乎人人都开始觉得“家楼下就有值得一逛的商店”。
在隆福寺、东四大街这样的地方,有品位的社区店并不难找,但西城在这件事上好像一直留有“空白”。藏在月坛居民区附近的 MIMI COFFEE,填补了空白的一角。
MIMI COFFEE 位于月坛南街,这里生活气息浓郁,附近的上班族午休时可以买到一杯单品咖啡,周末来院内补课的家长、小朋友都有一个可以歇脚的去处。
MIMI COFFEE 的形象是一只兔子,像一位有童心的大朋友一样招呼客人,店内从桌椅到咖啡杯到角落里的装饰画,是主理人的心意,也是朋友们的友情象征。
MIMI COFFEE 的主理人同时也是个美食爱好者,会制作一些只有老熟人才能品尝到的隐藏菜单,从门口柠檬树摘下来的柠檬焦糖薄片,或者朋友寄来的茶……
如果有熟客前来,主理人还会告知离店不远处有一家味道极为正宗的上海生煎,他们店里的烧肉也很妙。
有一位爱吃的主理人,店里的菜单水准就有了保障。MIMI COFFEE 在展会上订购竞赛豆,甜品来自朋友的手作,蓝莓巴斯克入口绵密,牛角包冰淇淋正好给炎炎夏日添加了到店理由。
❿
曲廊院·茶食
朝阳区三里屯路 33 号 3.3 大厦 3019
三里屯大厦中的中式景观
因为钻研“中式 fine dining”而获得米其林和黑珍珠的曲廊院,在 3.3 大厦新开了一家茶食店。
为了让厨师在更加宽松轻便的环境中大胆进行实验,fine dining 在本店附近顺势开一家小酒馆或者烘焙甜食店的做法也很常见,但是曲廊院·茶食的选址、以及相对平价的定价,都让它看起来更像一家“挣名声”店铺。
这家茶食店坐落在大厦三层的角落里,从中庭走近的时候,能从狭窄的过道看见绿意——临街一侧的玻璃窗外如今挤满了三里屯的绿色枫叶。坐在窗边,偶尔能看见一两辆车在马路上开过。
这是三里屯里一个难得的安静角落。
在茶食店的入口处,装满茶叶的茶仓和来自本店的各种陶瓷餐具也塑造好了氛围,除却这些陈列,店内一应桌椅碗盘,也全部从本店复制过来。
还有一道“水菜渍蛋糕”,同样来自本店的菜单,内部的凤梨雪芭能让人回忆起菠萝冰棍的味道。“巧克力熔岩”的流心里,加入了浓郁的黑芝麻糊。
这些下午茶,甜度也并不高,带有中式基因的点心和茶食,正在变得更符合当下人们对味道的审美和日常生活的节奏。
⓫
TABLO 時桌
东城区钱粮胡同 17 号底商
一家酒吧,藏着最好吃的巴菲杯
东城区的胡同一直在变,每每探索就会有一点新发现,在钱粮胡同,TABLO 時桌就是附近的“新变化”。这是一家 Fine Dessert & Bar,从名字上,就在暗示来客即将体验一场甜品和酒的奇妙之旅。
店名 TABLO,是“桌台”的意思,中文译为時桌,桌可以理解为“四季的桌台”。
TABLO 以依照季节创作酒单和甜品。入夏后, TABLO 推出巴菲杯搭配无酒精鸡尾酒的组合,端至餐桌时就有了凉意。
层次分明的巴菲杯,每一层都是新鲜制作,抹茶哈密瓜冰淇淋、菠萝慕斯、琥珀糖……层层叠叠一共 17 种原料。甜品师制作这份巴菲杯时,总会吸引顾客前去录制制作过程,这也是开放式吧台的作用之一——
店内的空间呈流水式,长长的吧台分别用于调酒和甜品制作,最靠里面的几桌,绿色会从玻璃窗里透进来。
为什么做 Fine Dessert 酒吧?TABLO 的三位主理人一位擅长调酒、一位对甜品有独到见解,另一位则在经营方面颇具心得。
从季节菜单制定到上线推广,TABLO 做得很像一位“老手”——就拿巴菲杯来说,甜品上桌之后,店员会主动给一张介绍卡片,清晰地绘制出每一层的内容,这是三位主理人默契的产物。
⓬
醍醐味
东城区辛寺胡同 12 号二层
一次只能接纳几位客人的法兰绒咖啡
醍醐味咖啡店是使用预约制的方式,只有周五、六日三天开发营业,预约小程序的号说一票难求不过分。
就在最近一年,北京预约制咖啡馆、茶馆以及画廊越来越多,他们使用预约制度精准地对来客进行一对一的服务。
醍醐味占据了一家民宿的二层,屋内空间不大,但户外露台却是胡同独有的景色。
按预约时间前往,就能获得 2 小时的“赏味期”。按照烘焙程度,菜单上提供 3 个选择:淡、中、深(醍醐味)。
相较于其他精品咖啡强调的“豆子产地”,醍醐味在描述豆子时,选择用风味来进行表达。
随着法兰绒的热度逐年递增,对于喜好中深烘,追求有回甘的苦味的咖啡迷来说,醍醐味是一个很理想的赏味地点——一杯预约制下的好咖啡,也说明主理人和客人都在对咖啡文化进行“深入研究”。
● 门外还有一个露台
总之,在这一次以及过往的探访中,都有不止一位主理人表达,在北京出行,的确需要很多勇气来克服诸多小麻烦,但是大家始终还是需要见面——
他们的工作,就是让这件事变得足够有吸引力,让大家知道迈出家门,就有出行的收获。
于是在夏日的北京,蓝天、白云和绿荫下,这些“全新”的店铺,正在出行带来一点儿额外的理由。☁️
监制:Moon
作者:Moon、nini 版式:Andy、Moon
摄影:Andy、nini
今年我还是错过了巴塞罗那,你呢?
Sabato 的实用主义实验,全新的 Gucci 已然生成
一份唱衰 Taylor Swift 的数据统计,却是当下流行音乐人的成功标准
优衣库的下一个对手,可能是全家 FamilyMart
新能源时代逼近,日本年轻人如何谈论自己的“汽车生活”?
100+ 爱北京的全新理由,由荒野气象出品的《气象万千城市指南:北京》,讲述的是属于“更新中的”北京故事。
常看常新的旅行、媒体观察和日常随笔。前往京东、当当等网站搜索“乌云装扮者”,就能找到这两本书。
Jetlag Books 创办于北京三里屯,是以“分享世界资讯、美和创意”为宗旨的独立书店,亦是创造美和趣味的文化创意机构。